于是,问题就被归结到了人的精神塑造之上了。怎么塑造?本书作者对此倾注了巨大的理论热情和现实关切。他主张,在塑造全民族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方面,大学有责无旁贷的使命。大学应该成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桥头堡和制高点。他以充分的论据证明了大学的巨大重要性,文明的辉煌都与大学运动联系在一起,比如,西方的柏拉图学院、吕克昂学院、中世纪的经院、巴黎大学以及现代大学先声的柏林大学,中国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黄浦军校、延安的大学运动、深圳特区等等,都是先行地进行了观念创造、人才储备、精神势能的积蓄,随后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大学的作用已经空前地突显出来了。然而,在现在,我国大学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作者以极具冲击性的字眼描述大学的畸形——工具化、行政化、官僚化、权力压倒理性;大学的病态——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实用主导选择,效益统揽一切;大学的酸腐——生活化、市侩化、庸俗化,物质消费泛滥,文化精神空白,无以教化社会;大学的沼泽——近亲化、人情化、宗派化,师门陋习猖獗,劣胜优汰成风,公平竞争窒息;大学的死路——地方化、土著化、裙带化,小国寡民眼光,市井乡里胸怀,自给自足作派。在说到这些现象时,作者的批评情绪常常十分激烈。但是,且不说这些现象是否已经无孔不入地在大学蔓延,我们的良知和自省意识告诉我们,这类现象的确存在,正在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大学的学术品格,无庸讳言,目前我国大学难以胜任民族和时代赋予它们的伟大使命,它需要一种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的确,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塑造起民族的精神空间,它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它要求大学能自尊、独立、自由,要求大学研究一切高深、普遍的事物,包括宇宙、社会、历史、人生,从而促进人们的内在精神自由地生长。记得2000年夏天,我与本书作者在武汉相遇,就有关主题连续两天进行了倾心交谈,在许多论题上有争论、有分歧,但在关键论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特别是关于“精神空间”问题,我们几乎是不谋而合。我本人曾于1999年在博士论文中专门阐发过“精神空间”概念。这次长谈后,我觉得自己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精神空间的精义是精神通过教化所获得的开豁度,包括崇高信念对精神空间高度的拓展,理性素质对精神空间的结构性支撑、情感欲望的普遍化、优雅化、高尚化对精神空间的厚度的涵育,以及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渗透、化通而整合成一个有力的精神性存在。教化不是形式化的知识的外在灌输,而是要让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进入我们的内心,参与组建我们的最深存在,从而给我们以深厚的教养,此所谓养成教育也即教化。如果教育只是采取灌输的方式,那么,就是在最需要自由的地方取消了自由。当教育把我们的精神空间塑造得广阔、高远、深厚而灵慧之时,主体就获得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势能。
大学应该成为社会生活的桥头堡和民族的精神引路者,所以,应该把大学营建成世俗生活之上的象牙塔,大学应该超越世俗浅见,不让功利计较、实利打算束缚了心灵的自由。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要让青年人在进入社会之前获得一种精神的高度,一种可以转变为源源不断的动能的精神势能。它对一个人来说至为重要,它对一个民族来说也绝对重要。只要营造了深厚高远的大学文化精神氛围,青年人都把大学视为精神文化圣地,进入大学接受崇高的科学、人文精神的熏染、陶冶,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整体的提升,获得了独立的人格、丰富的心灵、敏觉的创造能力,那么,这个民族就积蓄了巨大的精神势能,就有望在短期内崛起,并以自己的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物质文明为世界文明增添色彩,站在平等地地位与世界上的强势文明对话,并获得迈向未来的持续动力。
志士不忧身死,而忧国之衰也。这部厚重的著作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赤诚的忧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我相信,它一定能触动、感兴所有阅读这部书的人。
(姚国华著:《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上卷,文化立国》《下卷 大学重建》,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两卷定价49.8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