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华著:《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上卷,文化立国》《下卷 大学重建》,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两卷定价49.8元)
文化动力与大学何为
——读姚国华《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
詹世友
本书从各个方面看都是一本精心之作:追寻事物本根的哲理意趣、生气盎然的心灵内涵、处处洋溢的灿烂诗情。这一切使得本书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拘谨、层次严整的学术论著,而有着强烈的对话动机、批判意识、建构雄心和行动意向。在4天时间内,我连续不断、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完这部70多万字煌煌大著,深感它既已申己志,又能启人思。
作者从对主流现代化观念的反思入手,分析了现代化的立体意蕴:精神势能的蓄备、理性精神的支撑、合理制度安排的保障、物质技术层面的外发。但现代化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经历、对增强国力的现实渴求的情境中,经济和技术的模仿、引进和接轨成为了我们的首要参照和现实目标,而对西方经济成就和技术革命背后的精神动力、价值态度、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的西方特征思之不深,于是,我们同时承受着两种后果:求富强的民族心理能量的释放、西方技术的引进及其应用取得了经济总量的扩大,却缺乏文化精神的动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但接受却是表层的,同时传统文化受到否定,几乎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沼之中。这两个方面对于我们国家谋求世界的尊重和伟大复兴的全民心理诉求来说,构成了一种极度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在一个成熟民族那里,将能化为巨大的推动力,但是,这种情绪的不健康释放,则会导致两种危险倾向:一是全盘西化论,甚至痛切地宣称宁愿让中国做西方强国的三百年殖民地,这种倾向的危害在于会割断民族的文化心理之血脉,从而在西方话语、价值观的裹挟下,在物质文明的潮水中无所适从,只能盲目跟潮;二是以一种文化自珍的保守心态漠视全球化浪潮,希望全面回归传统的巢穴以求心安。这二者在文化战略上来说都是消极的,都不能切实地塑造我们民族的精神空间。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健康的文化必须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柢,同时又要能前瞻性地应对生存和发展问题,并能够丰富人们的心灵,凝聚成主体的内在精神力量。这样的文化的战略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过份。
姚国华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持一种“文化决定论”立场。这种立场可能会被某些“权威”指责为历史唯心论。实际上,文化精神、理论思维、制度设计及其运行环境、管理理念、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整体。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态度、精神空间的高度、广度和厚度,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安排、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经济运行的方式等等,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精神,引进的制度设计、经济体制都会受到引进者的心理动机、情怀境界、对精神力量和人类终极善的理解的严格限制,就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枳的变种和怪胎现象。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断然反对单纯的物质经济决定论,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从社会意识观念的来源和对象方面来强调社会存在的最终决定作用(即社会存在及其规律对社会意识的客观制约),而不是指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精神的全貌。精神作为主体的内在能力,是信念、致思方向、情感趋向、价值态度和意志品质的综合,它指导意识如何反映存在,所以,精神是主体在建设和改造自己的社会现实环境时的最终动力。马克思早就说过,人的的问题根本就是人本身。而人本身的本质属性正是其精神内涵。精神既有自足的一面,是一个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之所在,它是一种高级价值,可以自我确证、自我享受,它与一般的物质价值不一样,它不会用旧、过时、用掉,而是越用就力量越大,分享的人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同时,精神又有要在物质活动中直接体现、化为物质力量的一面,马克思认为,劳动就是精神造成“人化自然”或“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文化决定物质生活的展开方式和进步趋势,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