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倡导积极的民族主义。中国崛起并成为伟大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是要有自己民族活的、有创造力的灵魂,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我们的人文精神,这也是我们主动地包容、吸纳和把握一切内外条件对自身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前提。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要开展新型文化建设,必须强调积极的民族主义。积极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的自觉、自省、自信、自主、自强心态基础上的文化综合,而民族的复兴、建设、创新意识,正是面对外部挑战而从民族精神深处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树立了积极的民族主义意识,才有可能发挥自由能动性,实现民族自我立足、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的强势心态。原生性的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方向,从历史上看,模仿性的现代化,其代价不仅仅在于丧失了民族精神的原生资源,也会丧失民族的自决能力。
其次,应该完善人的内在自我。启动社会变革需要外部经济与政治力量的挑战,但实现社会进步却取决于民族内部文化轴心的驱动。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变革与创造,不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而是由内在生命力驱动的自我发展。社会动力最终是人的生命中能动的、目的性的力量。它能使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欲望、激情、灵感,升华为想象、爱恋、崇拜、好奇、自尊、自强,在内心世界追求宗教信仰、道德境界、艺术情感,在社会生活里追求个人成就、社会理想、客观真理,开拓新的空间、新的时代。人内在自我的完善,其最终功用还是与外在环境发生良好的关系。人类的需要不止是物质消费,还有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自由、和谐、互补、协作、创造关系。提升与完善内在自我,就是要使民众自下而上地、自觉参与地创造这种关系。这种整个民族自下而上的、全民自觉参与的文化战略才是文教兴国的文化战略。因此,唯有从人的内心展开的文化建构,才能真正获得我们这个民族的真正自由,恢复我们的自尊自信,才能建立我们独立的价值体系,才能形成我们的现代化游戏规则,才能使我们面对西方时有平等和尊严,也才能对人类有所贡献,包括西方世界进一步发展必需的文化刺激,推动和挑战。
创建文教兴国的文化战略,其主要措施就是建立以大学为主导的文化特区,以文化理想为目标,造就文化学术高地和文化战略中心。要建立文化特区,就必须重建现代大学体系,目前,高校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供应机构,从不试图培养自己的现代文化基本精神和科学的原创智慧。重建现代大学体系,就是变革现在大学教育结构,培植真正的学术,加强人文教育,使大学从专业技术教育转型为以健全人格为目的的综合文化素养教育,以建设文教兴国的文化战略为轴心使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