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社会问题的出路 >> 正文
关于姚国华《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的书评     
关于姚国华《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的书评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8311 | 更新时间:2005-12-25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以后,他因不满于体制的束缚而退出,经过五年痛苦而深入的思索,终于构建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摆在我面前的这部70余万字的巨著《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

 

该书视域宏阔,分哲学篇:人文视野历史篇:文明反思现实篇:文化剖析大学篇:轴心重建四大部分。内容涉及当代中国的几乎一切方面,大量资料和数据散见于浩繁的报刊文章,许多却是鲜为人知的,与作者亲历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印证。这些信息集中地摆在一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它与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一脉相承,但在每个话题上都大大深化了,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立体的动感。

从性格上说,姚国华是一个行动家和实干家,曾只身深入西藏,踪迹遍布全国。但他的思想并不停留于对底层民情的切身感悟上,而是有一种形而上的升华。他善于从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眼中,体会出极为概括的哲理,并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玩味,融入自己逻辑缜密考虑周全的思想体系中。因此,与时下许多就事论事的忧患之士不同,姚国华更侧重于对当前现实弊端的深层反思,尽管也有梁任公式的一泄千里的文风,也有愤激的呼号和热烈的向往,但立足之处却是面对残酷现状的剖析和直达终极关怀的思索。正是理性与激情之间的巨大张力,使这部著作给人们内心深处带来强烈震撼。

作者对当代中国的诊断针针刺中文化机体的穴位,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判断:中国历来以现实、经验、实用和利害为基础的文化结构应当来一个彻底的颠倒,从急功近利转向超脱功利,从物质生活(或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精神生活)转向精神生活(或以精神生活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从科技(或科教)兴国转向文化(或文教)立国。讨论最后落实到对现代大学的重建,使之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教特区象牙塔,以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之途,至少是成为现实生活的理想尺度和标准。

 

可以想见,这种切中时弊的宏论一定会被那些崇尚实学的政经人士斥为空谈。但这不过再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精神的缺乏。的确,即使最讲精神超越的儒家,所谓的超越也只在现实和世俗生活中,其归宿仍然是返回民利百倍万世太平的世俗理想。道家的超越则是人性的自暴自弃和返回自然性,把自然看得比人性更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现代精神分析学中“精神父亲”的中国意义
下一篇文章:原创:用女能人的提法和目标取代女强人,更妥当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