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6590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但本篇到这里,为什么又单独的提出来呢?这是接到上 面一句“游必有方”所引起。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 心深系于怀,这就是孝子。同时,对于古人在上面解释这句话的错误,也有了明证, 而可以纠正过来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 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 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 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以上是由仁讲到孝,现在要由孝重返于仁的道理。 仁者之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是讲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 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义的人,往往不轻易答 应,不轻易发言。我们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诺”,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的答应一 句话,答应了一定要做得到。我们又在历史上看到“轻诺则寡信”的相反词,这是 说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这个道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 矣!” 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意思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 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自我 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后又讲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讷”,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 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 捷。换句话说,先做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依我对《论语》的研究,认为每篇里面的章句是连贯而不能拆开的,二十篇前 后次序也是连贯不能拆开的,现在这里又可以证明。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 找一个仁爱路去住。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 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假如 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了吗?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把罪 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 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所以“德 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 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 用之修养。讲到这里,我最近读了一本清人的笔记,提到有一个人很清廉,告老回 乡,一天在门前看到乡下人卖一条新鲜的鱼,问价以后,摸摸口袋中没有钱,没有 买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说你何不写一张条子给他呢!他问写什么条子可以买 到鱼?太太说你写上“清官”两字,他就把鱼给你了。太太幽他一默,这个老头子 被逗得笑了。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明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 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 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 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讲到这里是一个结论了,上面全篇几乎都是孔子的话,最后这两句则用子游的 话: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我们看《论语》,好像《庄子》一样,最后往往吊两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话。 这里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学生子游的话。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 “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子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 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命都丢了。对朋友 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劝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了。 子游的话为什么放在这里?这是人性的另一面。虽然行仁之道,义所当然,但 是要讲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欢看《贞观政要》这本书。魏征的忠贞和他的道德学问, 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天正在玩鸟,魏征来了, 唐太宗怕他讲话,赶快把小鸟藏到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和他谈国家 大事,唐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也拿他没办法。等魏征走了,唐太宗拿出怀里心爱 的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8]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5]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