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0274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


    以上四篇是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本篇是拿事例来说明孔门的学问,对话录和
讨论集的味道更浓。

    孔门学问之道多半是讲“用”——作人做事的应用。下面记录的都是孔子学生
的故事,里面谈到孔子教育的方法,和在事实上面启发教育的作用。

                              孔子选女婿

    这一篇以公冶长为篇名,他是孔子的学生,在《史记》孔门弟子传,乃至《孔
子家语》中,对公冶长的资料都有限。不过散见其他杂学中的记载,公冶长是懂鸟
语的。几十年前听到这种事还会哈哈大笑,现在并不稀奇了。因为现代研究生物科
学的人,对于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所表达的意思都懂了。所以科学发达以后,对古代
人懂鸟语这种知识,反而并不觉得是笑话。所以我们的俗话有:“近水知鱼性,在
山识鸟音。”这是很普通的事,也可以说是生活习惯上体验得来的。在现代来讲,
因为古人不大有研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对于公冶长识鸟语,简直不相信。过去的儒
家因此也就不敢说这个话,认为这是个笑话。但到现在由我们研究起来,它不会是
笑话。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儿。古时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所谓女子、
男子、都用“子”。因此古代中国文化对自己女儿可以称子;而兄弟姊妹之间,妹
妹可以称女弟;到后世反不大习惯用,也可说在另一方面看,中国过去是男女平等
的。现在就孔子所讲公冶长的资料,只知道他坐过牢,为什么坐牢不知道,在历史
上查不出来。在另外的杂书上,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说,公冶长因为懂鸟说话,有
一次对鸟失了信用,鸟就害他,所以他坐了牢。为什么呢?传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鸟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头羊,你吃肉,我吃肠。”结果公冶
长忘记了,把整只羊连肚里东西都吃掉了,鸟没东西可吃,就想害他。后来又对公
冶长说南山有只羊,公冶长跑去,羊没看到,而看到一个被害死的人,有口难辩,
结果坐了牢。这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这种小孩子神话的传说,大概有几千年
了,也是根据杂家的学问而来,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究竟公冶长为什么被关在牢
里?就不知道了。但是孔子认为公冶长坐牢,不是罪有应得,因此孔子把自己的女
儿嫁给他。

    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为人,绝对不是要选一个有财、有势或有
学位的人,才把女儿嫁给他。而且最妙的是,他把女儿嫁给坐过牢的公冶长,又把
侄女儿嫁给南容——南宫适。为什么呢?我们看下面的理由。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我们先要了解一个要点,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继室,孔子的前娘留下
来一个残废的哥哥,家里很贫穷。孔子十一二岁间,就负担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艰
难困苦他都尝过,他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一个人。他的道德、学问、文章被后世尊
称为圣人,这圣者不是偶然的。他对哥哥留下来的这个女儿,也是尽心的照应,最
后将这个侄女嫁给南容。

    《论语》中好几处提到过南容,下面还说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才把侄女
嫁给他。白圭是什么东西呢?是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时手上拿的手板,
秦汉以后又经改变形式为“竹简”;所谓“朝笏”的便是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
第一是礼仪的规定;第二作为大事的记载。现在可以用日记本抄一下,古代没有日
记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对皇帝报告,如果忘记了怎么办?就把重要事写在朝笏上,
这是它的第二个用处。所以我们看上古图画中的帝王,手里也都拿一块长型式的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00]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684]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19]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671]
· NASA SOS[68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31]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29]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34]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375]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42]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13]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530]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357]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1788]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0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