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8408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 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也是爱的一种形 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 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 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 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 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 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 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一个 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 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文 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 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 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 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为“六亲不和才 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假如在 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 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 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 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 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俗语说人心都是 肉做的,一交换,这忠心就换出来了。 现在要研究《论语》,为什么把这段话放在这里?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此 乃《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 到持德者寡,用术者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 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 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 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 这也是最高明的。这六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 别人没有不知道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 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得出来。孔子 答复鲁定公这几句话的时候,就是针对着当时的风气。一个风气之来,就像台风一 样,不但下层、中层社会受影响,上层也是一样。鲁定公是领导阶级的上层,结果 还是犯了这个毛病,孔子就针对他的毛病,开了这个药方。 追的哲学 讲完这方面以后,又讲到纯文学的观点。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又在讨论《诗》的文学了。刚才谈政治,现在又谈《诗》;上面和鲁定公 谈的是政治风气,也包括了社会风气,那么政治的风气、社会的风气哪里来的?如 果站在文化的——礼的立场来讲,它是由文化而来的;谈到文化,就提到孔子所重 视的《诗经》。我们知道《诗经》是代表各地社会风气的自然演变,《诗经》的第 一篇,就是男女相爱。讲到《诗经》的男女相爱,有一句话要注意的,孔子在《礼 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上面也曾提到)孔子知 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 生大事。我们曾经说过,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 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男女饮食不是“性”也, 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一个人需要吃饭,自婴儿生下来 开始要吃奶,长大了就需要两性的关系,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动物、植物都是如此, 因此人类文化就从这里出发。 说到这里,我们就联想到,影响这个时代观念的两种思想,一个是马克思的资 本论,影响了这个时代;另一个也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 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由男女性欲的冲动而来,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化影响也很 大。弗洛伊德原来是个医生,后来成为一个大心理学家。比如西方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8]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5]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