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8402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在人生哲学的 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 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 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 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 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说到这里,难怪孟夫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一乐也”的感怀,而后世当老师的,也应该学习孔子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他说: “起予者商也。”认为子夏不但讲得对,而且更启发了他自己。当一个主管的,更 要效法孔子这种精神,遇到部下有好的意见,就说“对!你完全对。”这样的主管, 才是成功的领导者。孔子继续称赞子夏“始可与言诗已矣”,真正懂得诗了。 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 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 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换句话说,人更要注意这个“素”字,素就是平淡。所以孔 子在后面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 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 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 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没有谁算聪明,谁又算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 差别。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 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 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 气。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等个样 子,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 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但我依然是我,保持平凡本色是 大英雄。另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同一意义,不再重复了。 这一段说明了“绘事后素”,是指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 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这以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中国文化 传统的立场。 穷源溯本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来的,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 我们讲的传统,由来远矣。昨天有个从美国回来的学生,谈到他看到一本新出 版的书《文明的历程》,他告诉我这本书所论述的某个观点,和我以前对他们讲的 思想一样,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就流传下来了。如宗教思想、 哲学思想,在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毁灭的时候,极少数没有死的人传下来的,并 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所新兴起。我们中国文化,向来就是这样说的,所以要中国人 讲自己传统的历史,看看古时的人所记载的,有一百二十万年,至少也说十二万年, 我们现在讲五千年文化,那是客气话。不过很可怜,现在还不敢吹五千年,只说三 千年文化,因为西方文化讲历史,动辄只提两千多年,我们说得太多了,好像不大 对似的。在中国古代历史,动辄讲一百多万年。现在孔子在这里说,不管多少年, 文化是历史传统来的,所以夏朝的文化,我可以研究讨论,不过“杞不足征也。” 杞是周朝封的一个国家,是夏朝的后代,封到杞国。我们晓得“杞人忧天”这句话, 就是这个国家的典故。 这里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当周武王统一了中国,所谓封建,井不是只 封自己家里的人,像尧、舜、禹、汤的后代,都封了诸侯,所以周朝的封建,不是 西方的封建,不能随便把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那是错的,等 于说没有把自己的家当搞清楚。——这里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 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这两 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了——这里要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 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孔子说,假 如他们自己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 这里放进了孔子的话,就是说明保存文化的重要,因此继续在下面讲到文化与 礼的关系: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讲到这里,又是一个问题了,是由中国文化中“礼”而来。所谓“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8]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5]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