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8409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立了碑,回来在路上病死了。古代对“封 禅”这件事,迷信得不得了,皇帝不敢随便封禅的,封禅以后几乎都倒楣。古代的 观念,认为泰山有神,所以要国家的领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告就是祷告, 而季家旅于泰山,带些部队说要去泰山打猎,但这是假的,实际上他是想造反,到 泰山去祈祷神的保佑,这个政治内幕,孔子根据观察,当然知道。所以把他的学生 冉有叫来,对他说:“女弗能救与?”——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他们这样一定失 败的,一失败全家性命丧亡。他怎么可以做这样狂妄的事!冉有的答复是不能救, 因为冉有讲的话,他们也不听,所以冉有做不到。孔子到这时候叹口气说:“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他说难道泰山就不如林放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 上面讲了,林放问礼之本,表示林放这个人,还知道讲究礼的根本。又为什么说泰 山不如林放呢?因古代认为泰山有神,所谓“东岳之神”,季氏想去祭东岳之神, 等于现在的拜拜。我对任何宗教的感情是一样的,但我们看见拜拜的情形:三支香、 五块钱香蕉、十块钱饼、磕了几个头,然后要求发财,公公要活到八十岁,儿子要 考上大学,功名富贵,前途无量。一切都求完了,五块钱香蕉还要带回去,这样小 的代价,求那么大的报酬。神如果有灵,这种神叫我做,我就不愿干。两家人有了 仇恨,也去拜拜菩萨,求上帝要整倒对方,双方都同样要求,到底要整倒哪一方, 我也不知道,所以神也难当。 季家也和一般人一样,他想造反,到泰山去拜神。所以如果有神的话,难道还 不如林放吗?林放是个普通的人,他都知道问礼,一个神——中国人讲神是怎样做 的呢?“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八个字是神的资格,任何一个人,凡是聪明正 直的人,都可以修到死而为神。既然东岳之神是聪明正直,季家去拜他,拍拍马屁, 他怎会帮忙季家呢?难道那个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这个人吗?以上这一节就是这 个道理。 有许多人把权力把前途诉诸迷信,寄托在狭义的宗教上。我们以人文文化为基 础,不管上帝也好,菩萨也好,神也好,如果因为肯拜拜他,他就会保佑,不信他, 就不管——果真是如此,第一个我就不敢信他,因为他太偏私,又太意气用事了, 反不如一个普通人。如果不分善恶,有求必应,那作人很容易,我尽管做坏事,天 天去拜他,或做了坏事再去忏悔就可以了,这岂是神的意旨? 志在春秋 季氏旅于泰山这一段,是表示春秋时代社会风气之乱。乱在什么地方?乱在春 秋时代整个的都是在讲究“权”与“术”,后来大家把这个字连起来用了。所谓 “权”就是政治上讲的统治,也就是霸道。春秋末期王道衰微,霸道因此起来了。 其次是“术”,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用手段。不讲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理性,就是用 手段。以手段而取天下,就是“权术”。因此,我们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变乱,一定 先要了解一本书——《春秋》。 《春秋》是孔子著的,像是现代报纸上国内外大事的重点记载。这个大标题, 也是孔子对一件事下的定义,他的定义是怎样下法呢?重点在“微言大义”。所谓 “微言”是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太相干的字,不太要紧的话,如果以文学的眼光来看, 可以增删;但在《春秋》的精神上看,则一个字都不能易动;因为它每个字中都有 大义,有很深奥的意义包含在里面。所以后人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 为什么害怕呢?历史上会留下一个坏名。微言中有大义,这也是《春秋》难读的原 因。 孔子著的《春秋》,是一些标题,一些纲要。那么纲要里面是些什么内容呢? 要看什么书?就要看三传——《左传》、《公羊传》、《縠梁传》。这是三个人对 《春秋》的演绎,其中《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丘明和孔子是介于师友之间的关 系。他把孔子所著《春秋》中的历史事实予以更详细的申述,名为《左传》。因为 当时他已双目失明,所以是由他口述,经学生记录的。 《公羊》、《縠梁》又各成一家。我们研究《春秋》的精神,有“三世”的说 法。尤其到了清末以后,我们中国革命思想起来,对于《春秋》、《公羊》之学, 相当流行。如康有为、梁启超这一派学者,大捧《公羊》的思想,其中便提《春秋》 的“三世”。所谓《春秋》三世,就是对于世界政治文化的三个分类。一为“衰世”, 也就是乱世,人类历史是衰世多。研究中国史,在二三十年以内没有变乱与战争的 时间,几乎找不到,只有大战与小战的差别而已,小战争随时随地都有。所以人类 历史,以政治学来讲,“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学政治 哲学的人,应该研究这类问题。 如西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所谓“理想国”。我们知道,西方许多政治思想, 都是根据柏拉图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8]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5]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