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论语别裁(上论) 八佾第三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8412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哪三家呢?就是这季氏三家权臣,他们不但眼里没有顶头上司的鲁君,连中央 的周天子,他们也不放在眼里,结果不但在家里开舞会,摆出八佾之舞,还在家里 宴客完了撤席时,奏起天子所用的国乐来。“彻”就是撤宴撤席,“雍”就是天子 所用的国乐。他们三家权门,竟在家里奏天子所用的音乐于宴席之中。所以孔子引 用古代的诗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他的意思是说,在中央政府天子奏“雍” 这支国乐的时候,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当时的诸侯)站在两边拥护着天子,然 后天子从中间走过。因为天子本身代表国家的精神,所以态度也非常庄严,绝不会 左右乱看。而现在这三家权臣,拿了中央天子用的这种庄严的国乐到家里开舞会, 真不知道他们用意何在?换句话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 人所引导的。所以孔子非常感伤,接着感叹起来。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下面第四篇就专讲仁,这里暂时不去讨论他。上面几句 话的意思说,一个人没有中心思想,“如礼何?”文化对他有什么用?文化是靠每 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来管的。所以“人而不 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省悟,文化与艺术对他有什 么用呢?这是孔子的感叹。 由于孔子对“礼”、“乐”的感叹,再转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 林放这个人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们讲过的,中国文 化这个“礼”字,如果谈到根本,是哲学最高的问题,也是宗教哲学最高的问题。 宇宙万有怎样来的?哪一天开始的?这个本体论,也就是礼的根本所在。所以林放 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他这个问题太大了。孔子不跟他谈哲学,不谈文化的 精神,只答复他关于礼仪的问题。孔子说礼仪的过分铺张就不合理,宁可简单隆重。 办丧事太轻率了也不好,宁可取悲戚的态度。拿我们现在的情形来看,假如孔子现 在还活着,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他不知要感慨到什么程度。现在我们的礼恰恰与 孔子讲的相反,礼不从简而从奢,越奢侈越有排场,丧事不从悲而从易,家人逝世 了,送殡仪馆,火葬过后三天,又在家开舞会孔子当时对文化衰败非常感叹,因此 他的结论: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 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 非常野蛮。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 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 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 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 史无前例。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 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这是很重要的,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 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成了历史的名词,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也还接受。譬如过年,我们喜欢过阳历年还是阴历年呢?凭心而论,还是 喜欢过农历年。对阳历年,那是不得不过的。阴历年就是夏历,是夏朝留下来的文 化。很多很多我们现在的文化,还是夏朝的文化。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精神一定要建立。 泰山之旅 再看下面,季氏的野心越来越明显了: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段事情,记载得这么简单,但妙不可言。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后来成了文人而带兵的统帅。孔子穷是自己穷,他所教的 学生,后来很多都很得志,他培养这批年轻人,在教育上大有成就。冉有这时在季 家为相,等于总管。 季氏旅于泰山,“旅”依现在解释,就是旅行。我们现代看来,是蛮好的事情, 发展观光事业,有什么不好?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我们读书要注意时空关系,要 注意当时的时代和事件发生的地区,这样就会更了解真相了。泰山是当时文化精神 的集中点,也是因为中国古代相信天道,国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这 叫“封禅”,像后来秦始皇去泰山封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里仁第四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8]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5]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