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家的相传,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子贡如何的捧孔子,下面便是明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
闻也。
以子贡的学问与成就,终于说出孔子的伟大来。他说,我们跟了夫子这么多年,
所晓得的,只是他的文章。说到“文章”一词,我们要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写稿子
的那种文章;古人的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
等表之于外的都叫作文章;事理成了一个章法,蕴含艺术的气氛,就叫文章。后来
变成狭义的文章,写成某些形式的文字才叫文章。子贡在此说,老师的学问文章,
我们都常听到;可是老师有关于人性的本源,与形而上生命的来源的本体论,以及
宇宙最初是怎样开始的?究竟谁造的?是唯物的或唯心的?这个天道——哲学的问
题,因我们的程度还不够,老师也就没有跟我们提。所以我们后世只有研究《易经》,
才看出孔子谈形而上道的哲学和科学问题,四书中关于形而上道的阐述非常少。因
此,后世研究孔子的学说,如果有人提出孔子对于形而上的观念是如何如何的,多
半是他的孔子如此认定,难为笃论。譬如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内容上说孔子认为如
何,如何;多方引证一番,那只能说是我们的孔子,并非孔子的我。这是什么道理
呢?根据子贡的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他因这班弟子的
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少跟他们提到。
本篇到此,话题一转,这里说子路的好处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尽管那么粗暴,那么冲动,但子路的品德特别好,武功也好,孔子的确喜
欢他。他是后来在卫国出大乱的时候战死的。卫国发生变乱时,他刚从外面回来,
原来他可以躲开这场祸乱的,但他没有逃避,他听到消息认为“见危授命”,更应
该前去,不能逃避。他进去以后,正在战乱,他参加作战而死亡,临死时一身都是
创伤,但他认为儒者之死,应该整其衣冠。所以临命终时,抱着重伤,戴上帽子,
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然后才断气。一个人一身创伤,还如此从容,知道大限已
至,整理衣冠,扣好扣子,死得端正,这种精神修养,太不容易,他能如此,决非
偶然。所以这里说子路最怕听见孔子讲话,为什么?因为他怕听了做不到,有愧于
为学。道理明白了,行为要配合得上,此即所谓“履践”的工夫。他因为怕做不到
事理合一之境,等于是自欺,所以他最怕老师的教诲。
盖棺成定论
本篇这一节之前,都是讲学生的故事。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这节开始讲到孔子对于当时及其前后时代人物的评论。这个人物的评论,包括
了如何作学问与整体的文化精神。现在这里先介绍一个人。他就是孔文子,姓孔名
圉,是卫国的大夫。文子的“文”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谥法,从周朝开始,一直
流传下来的,民国以来,因为几十年都在战乱之中,国家多故,我们文化中的这一
点还没有恢复。
什么是谥法?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
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我们要晓得,这一点便是中
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同时更应该使下一代记取这具深义的特点。中国古代
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
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要想争取的是万世之名,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
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这个就叫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皇帝死了就由
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
给他们的“谥号”。“哀帝”就惨了,汉朝最后那个帝为“献”帝,也含有奉献给
别人,送上去的悲哀。可见这个谥法很厉害。王阳明,是他本人的号,后来加谥为
“文成”。曾国藩,后人称他曾文正公,“文正”两字是清朝给他的谥号。死后的
评语够得上称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纵横十万里国土,虽然
有几亿的人口,其中却数不出几个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这是中国文化中谥法的
谨严。所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
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如宋代的名臣,也是理学家的赵拤,他
一度放到四川作“省主席”——比拟现代的官位来说。他自己骑一头跛脚骡子,带
了一个老仆人、一琴、一鹤去上任,到了省城里,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来接新主
席,却看不到人,谁知道那个坐在茶馆里面,一琴、一鹤相随的糟老头子就是新上
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