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学而第一     
论语别裁(上论) 学而第一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0059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人格,要 有骨头,站得起来,少低头,并不讨厌“少低头”。不能将就人家,要怎样才做得到 呢?就是懂得历史——疏通知远——这是《书经》的教育精神。 “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在我们的传统 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易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 “絜静精微,易教也。”《易经》的思想,是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我 们先民在文字尚未发明时,用八卦画图开始记事以表达意思。什么叫絜静呢?就是哲 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则属科学的。易经的思想是科学到哲学。融合了哲学、 科学、宗教三种精神。所以说“絜静精微,易教也。” 至于“恭俭庄敬,礼教也。”是人格的修养,人品的薰陶。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历史。什么是“属 辞比事”呢?看懂了《春秋》这个历史,可提供我们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 作为参考。因为人世上许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没有两样的,因此常有人说历史是重 演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会重演吗?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也许可能,因为 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中国人是人,外国人还是人,人与人之间,形态不同,原则 却变不到那里去,所以说历史是重演的。但是,不管历史重演不重演,尤其中国文化 有五千年的历史,对于作人处世,处处都有前辈的经验。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 不同,原则却没有两样,所以读了《春秋》,“属辞比事”,就知识渊博,知道某一 件事情发生过,古人也曾有这样一件事情,它的善恶、处理方法都知道,这个就叫 “比事”了,是“《春秋》教也”。 以于五经,在《经解》中,只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拿 现在的白话文来讲,这每一句话的几个字,就可以拿到好几个博士学位。“小题大作” 嘛!尽管作,从西方文化自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扯进 来,扯到最后,说明了这一点,就可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了。但是在古人,几句话而 已。 善知识与恶知识 下面还有:“故《诗》之失,愚。”老是去搞文学的人,变成读书读酸了的书呆 子,很讨厌,那就是笨蛋。任何学问,有正反两面,五经也如此。 接着提到“《书》之失,诬。”所以读历史要注意,尤其读中国史更要注意,因 为宋朝的历史是元朝人编的,元朝的历史是明朝人编的,明朝的历史是清朝人编的, 事情相隔了这么久,而且各人的主观、成见又不同,所以历史上记载的人名、地名、 时间都是真的,但有时候事实不一样,也不见得完整。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还要读历 史的反面文章。反面文章看什么呢?看历朝的奏议,它相当于现代报纸的社论,在当 时是大臣提出的建议和报告。为什么要提出建议报告?可见所提的事出了毛病,否则 就没有建议了。宋朝王荆公——王安石就说过懒得读《春秋》,认为那是一本烂帐簿, 这也是认为“《书》之失,诬”的观念。这点是我们研读历史要注意的。 “《乐》之失,奢。”光是讲艺术等等,又容易使社会风气变得太奢靡了。 “《易》之失,贼。”一个人如果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手掐八卦,未卜先知, 别人还没有动,他就知道了一切,这样好吗?坏得很!“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没 有基本道德修养,此人就鬼头鬼脑,花样层出了。所以学《易》能“上通天文,下通 地理。”固然很重要,但“作人”更重要,如果作人没有作好,坏人的知识愈多,做 坏事的本领越大,于是就“《易》之失,贼”了。 “《礼》之失,烦。”礼很重要,过分讲礼就讨厌死了,等于说我们全照医学理 论,两手就不敢摸面包。全听律师的话,连路都不敢走,动辄犯法。你要搞礼法,那 烦透了。所以“礼”要恰到好处。 “《春秋》之失,乱。”懂了历史的春秋大义以后,固然是好,有时候读了历史 又有问题,好像一个人不研究军事哲学,则这个人作为一个健全的国民不成问题,等 到研究了军事哲学以后,相反的,他又容易闯乱。不会武术的人,最后可以寿终正寝; 会了武术,反而不得好死,是一样的道理。 《经解》对五经的批评,正面反面都讲了。下面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五经的修 养,要做到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样的人,才能爱任何一个人,爱任何一个朋友。所谓 敦厚,对别人的缺点,容易包涵,容易原谅,对别人的过错,能慢慢的感化他,可是 他并不是一个迂夫子,那么才是“深于诗者也”,这样才算是诗的教育。以下《书》、 《易》、《礼》、《乐》、《春秋》,都是如此。现在我们再回到《论语》上来。 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众说纷纭“灵”与“肉”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890]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78]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07]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