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学而第一     
论语别裁(上论) 学而第一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0075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经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 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 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 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 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 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 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 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 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 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 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 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 问的外用了。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 千乘之国。 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 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 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对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 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 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 (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 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 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 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 很难的。“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 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 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 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 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 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 “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 “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 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 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 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 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 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 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 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 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 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 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 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众说纷纭“灵”与“肉”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为政第二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907]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4]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4]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7]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