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新时代走,他们说孔子是非常科学的,在当
时孔子就有分科教育了。他对学生们分有文、行、忠、信四门类别,好像现在分科
分系的教育法。这是说笑话了。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这四项。第一“文”:包括了知识、文章——广义的文章。
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条理,章是连起来的一大篇文理。狭义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
这是后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候,文应该是广义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识及文学。
第二“行”: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学者们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
人多无行”的说法。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
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还有,往往文章写得好的人,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看中国三千年来文学史,文学造诣高、诗辞歌赋都行的人,
在事业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之处。以诗人来说,社甫、李白等在其他方面,没什么
大成就。在功业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学是好的。不过像唐代几个皇帝,文章诗
词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诗作得非常好,不过他不肯作,书法也好。所以唐代文学
好,是帝王们提倡的。宋朝的儒家,理学讲得好,推其原因,也是受宋太祖的影响。
赵匡胤本身就内行,所以说转移社会风气在于一二人者,但不是你我一二人。这从
历史上可以得到很多证明。但有功业的人,他的丰功伟业又往往盖住了文学上的才
气。所以孔子四教中的“行”,也不是单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
然后讲到第三的“忠”:不是唐宋以后所讲的忠于某一个人的意思。孔子讲的“忠”,
是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
不渝的诚心;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第四“信”:就是有信义。这是
孔子教育的四个重点,不能够分开的。如果说他是分科了,那就是笑话。
谈到这里,我们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感慨很多。尤其每年联考之前,常谈起这
个问题,照过去的猜题方式,今年(一九七四年)的作文题,一定是向十项建设这
个方面猜。而今年的作文题爆出冷门,出对了,是来自《荀子》上的:“荀子曰: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料有一家大报的社论批评说,现在已经
到了科学时代,还出这样古老的题目,不合时宜。我看了这样的社论,连叹一口气
都觉得浪费。报章是领导文化的先锋,居然有这样的观点,天下事可知矣!
今日的教育,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前途,
更是个大问题。我经常觉得,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问题,根本发生在教育上,而且很
严重。甚至三千年来的历代兴衰,都与教育问题有关。古时候,我们没有明文规定
教育的目标,而现在规定了实施三民主义的教育。但是,我们关起门来检讨,三民
主义的教育,在学校里并不算成功。什么道理,银值得研究。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
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
跟着西方文化转,尤其是现在美国标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针,大家体会到
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搞
到现在怎么样呢?有一个学生,是前几年师大毕业的,已得到硕士学位。一天来看
我,我问他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老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考试啊!”
这句话讲得很沉痛,我们只好相对苦笑。是嘛!小学毕业以后考中学,考进了中学,
小学所学的没用了,丢了;中学毕业考高中,考进了高中,初中学的没用了,又丢
了;高中毕业考大学;高中所学的又没有用了,当然也丢了;等考取留学又丢了大
学的;留学回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当了公务员,还有升等考试。三年一大考,两
年一小考。是嘛!我们的教育就成了考试。其实,考过了又不算数。清代有人对考
试的评语是:“销磨一代英雄气,官样文章殿体书。”现代科学八股的考试方法更
可怕,将来很可能要变成“销磨一代精神气,电脑规程机械书。”(我们一边听,
一边摇头叹息。)
前天,一位有名的建中资深的国文老师来看我,也叹说今年换了电脑教育、电
脑考试,越来越不对了。现在高中三年级的教育,谈不到教学问。只是告诉学生,
用什么方法应付这种电脑考试。像国文方面,一个名词除了教他们正确的解释之外,
还要告诉他们四五种不正确的答法。再加上一些课本在编的时候本身就有问题,中
学老师接到这种课本,发现有问题,早已向教育部提出来,但没有人理会。现在临
阵了,报上才登出来说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在上课时,只有告诉学生,这是有问题
的,只要注意将来如何应付考试就好了。这就是教育!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讲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过去向德行的路上走,
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还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过教育,至少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