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当然要贽敬。
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
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因此在古代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如宝,如财,
都从“贝”。有人说,古代朋友的“朋”字,就是两串贝壳的形象,就含了“有酒
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的幽默了。
以前的人,拿了贝壳去见长辈,表示敬意,称为贽敬,这是一种礼貌。但古人
把这一节解释为:“孔子说,凡是付了束修的,我没有不教。”这种说法,我始终
怀疑,我认为“自行束修以上”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自行”两个字上。如果真的
是向孔子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不说自行,就说自缴也可以。我想古人的解释
有点问题,也许是我把孔子说得比较好一点。我的朋友和我说笑话,说我把孔子说
得那么美,孔子不会想梦见周公,有一天我如梦见孔子,他一定会向我道谢。这真
是笑话。
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个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
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
孔子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
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
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
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所谓“愤”,就是激愤的心情。对于不知道的事,
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
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
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
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
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
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
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
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就这
样开始教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
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
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
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
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
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
成了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
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
里的。这个故事,可说明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
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怀疑,“悱”就是内心有怀疑、不同意。譬如说古人这样讲,
就告诉他这值得考虑。孔子所谓“当仁不让于师”,韩昌黎所谓:“师不必贤于弟
子”。老师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不是光靠服从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学问会
越来越差的。多怀疑就自然会去研究,“发”就是研究。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
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
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
的求知欲。我们看儿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服气,而做家长的,总
是希望孩子服气,尤其老一辈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
受。实际上要使孩子服气,接受上一代的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愤、能
悱才行。再引一个不伦不类的故事来说明:
清乾隆时代,有一位世代书香的大员,有个儿子,文学很好,但不成器,行为
不检点。一年,给这孩子五百两银子上京考功名,结果他到了京里,把五百两银子
在妓院中花光了,被老鸨赶出来,剩下一身病,骨瘦如柴。回到家里,老太爷知道
了,气得要把他打死,但一检阅他的行李,发现有他写的两句诗,老太爷一看,笑
了。想想五百两银子值得,这个孩子在文学上很有心得。以文学的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