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是否有这个人,姑且不问,
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子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
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
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我没有什么了不
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
接着又说他作学问的态度和教学的精神,就是说明他自己人生的志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
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
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
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
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
知而不愠”的引伸。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
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不是件简
单的事情。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
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
学不好。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
弃了。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
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
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
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
须要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
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
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
不肯教给别人。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
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
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何有于我哉?”翻成白
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
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
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梦中的忧乐
接着是讲为学与为政的道理。孔子对于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所谓忧国忧
民,他忧的是什么?这里说: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
变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到了现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
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正像这个时代,教育
尽管普及,可是人们都不喜欢读书,甚至连买书都不愿意。现在出的书都是小本,
裤袋里可以放的,不是读书,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摩擦,搞破就算了。不像我们以前
读书,要反复背诵的慎思明辨。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
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
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问。
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
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
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孔子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
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子是淑世——救世主
义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
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
的后果。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
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
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