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2108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这是孔子有名的话。在《论语》上是“富而可求也”,但在《史记·伯夷列传》 上,司马迁引用孔子的话是“富贵如可求也”,还多一个“贵”字。这也是一个问 题,古书上这些小问题,读书时也要注意到。我认为《论语》的记载比较对,应该 没有“贵”字,因为《尚书·洪范篇》上讲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便没有“贵”字。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富贵两字往往连起讲,富了自然就贵, 不富就不贵,富更重要,所以在这里富字应该已经包括了“贵”字而说的。孔子认 为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 头跑,所谓拍马屁,乃至教我干什么都干。假使求不到,那么对不住,什么都不来。 “从吾所好”。孔子好的是什么?就是下面说的道德仁义。真的富贵不可求吗?孔 子这话有问题。中国人的老话:“小富由勤,大富由命。”发小财、能节省、勤劳、 肯去做,没有不富的;既懒惰,又不节省,永远富不了。大富大到什么程度很难说, 但大富的确由命。我们从生活中体会,发财有时候也很容易;但当没钱时一块钱都 难,所以中国人说一钱逼死英雄汉,古人的诗说:“美人买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 饭难。”在穷的时候,真的一碗饭的问题都难解决。但到了饱得吃不下去的时候, 每餐饭都有三几处应酬,那又太容易。也就是说,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但命又是 什么东西?这又谈到形而上去了,暂时把它摆着。 现在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如果是违反 原则去求来的,是不可以的。所以他的话中便有“可求”和“不可求”两个正反的 道理,“可”与“不可”是指人生道德价值而言。如富可以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 个富就很难看,很没有道理,所以孔子说这样的富假使可以去求的话,我早去求了。 但是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也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 如“不可求”,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 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齐、战、疾三件事情。古代齐斋同义,清心寡欲 谓之斋,古人在举行国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时候,便要斋戒。所谓斋戒沐浴就是 清心寡欲,并不像现在的人,称吃素为吃斋,这个错误在习惯上已用了一千多年, 不必改它了。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 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现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 化,所以孔子对“斋”是最谨慎,最小心的。 其次是对战争,我们讲军事哲学思想史,经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话。他不是不懂 军事,而是对军事哲学的理论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轻谈战争。 第三疾:是指卫生、保健的事,这是养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体健康。所 以斋、战、疾是他特别小心的事。 孔子生活习惯的事,为什么记载在这里?前面说过,这一篇等于是第一篇《学 而》的解释、发挥,下面便讲到: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是古代一种音乐的名称,是三代以上的舜乐。孔子听了这个音乐,三月不知 肉味。有人解释“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在这一段时间吃素。当年五四运动,人们 根据这句话,说孔子穷得连肉都吃不起。实际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孔子听 了韶乐以后,心境之宁静,思想之专一,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韶 乐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也是描写古代的音乐好到如此程度。所以孔子感叹,上古时 代音乐的境界,有我们所意想不到的高明。 南面王不易也 讲了孔子内心的修养,和教育弟子以及他自己生活的情况,给我们一个榜样以 后,下面就提出问题了。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 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 子不为也。 孔子周游列国时,各国都排斥孔子,生怕他有意夺取政权,唯有在卫国的时候, 卫灵公、南子、一般大臣,都对孔子很好,尊敬他,照顾他。所以当时大家都怀疑 他,甚至孔子自己的弟子,听了太多的谣言,也起怀疑,像冉有,有一天就说,我 们老师真想做卫国的国君吗?当然,他不是不赞成,老师真干了,他也会上来帮忙 的。子贡听了便说,好!我去问他。这时孔子受的谣言大概很大,所以子贡也不先 下断语,只说“将”要去问老师。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一门很高的艺术,子 贡问话的高明该学一学。他绝没有一进去就:“报告!老师,你要不要当国君?” 他受过愤启悱发的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891]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81]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4]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6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