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2105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真是一个大外交官,说话非常漂亮,绝不问正题。他问孔 子,老师,你看伯夷叔齐是什么样子的人?孔子说,那是了不起的,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说,老师!他们两人,为了信守仁道的节操,不肯当国君,在首阳山饭都不吃, 饿死了,你看他们到最后,会不会埋怨?后悔不后悔?孔子说他不会埋怨的。立定 了志向,为达到最高道德的目标,宁愿饿死,求仁得仁,有什么可埋怨的?子贡听 到这里,不需要再问老师想不想当国君,马上就出来了。对冉有说,老弟你放心, 我们的老师不会做这种闲事。子贡问了当皇帝的话没有?他没有问。但问到了正题 没有?绝对问到了。这就是值得效法的谈话艺术。 讲到这里,下面就刚好把孔子自己的一段感叹接上去,作为解释,恰到好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 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 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 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乃至于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有了这 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 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 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 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并不是如后世认为像天上的云,看都不要看一下。唐诗宋 词,作流水浮云的作品太多了。在孔子当时,很少用到。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 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 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 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 己的精神人格了。 在这里,又插进孔子的一段话。孔子这里几段话,在什么年龄说的,无法考证, 不过弟子们编这部书,把他的观念连贯起来,编得非常妙,成一整体,所以下面就 是说,孔子的目的在于学问。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根据这个话看起来,孔子总是在四十多岁,至多四十九岁说的。他说如果我能 多活几年,五十岁以后学《易经》——《易经》是古代的文化——把《易经》搞通 了,人生就没有大过了。“大过”也是《易经》六十四卦中一个卦名。从这个观点 来看,人生自己晓得真要求学问,大概都在这个阶段,根据现代医学,人类智慧发 展得最成熟的时候,是五十岁开始,到六十岁这个阶段,因此也证明蘧伯玉:“吾 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的话了。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人能知道过去的 错处就是了不起,所以孔子说这几句话,应该是在这个时候。在这阶段中,头脑最 成熟,真有资格求学问。下面就讲孔子的学问,除了《易经》以外,就是雅言,这 是说孔子平常不乱说话的,他讲话都是很高雅的,有所根据的。难道孔子土话都不 讲吗?吃饭一定说:“饮食哉!饮食哉!”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孔子讲的话,都 有学问的根据,根据什么呢?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都是雅言,是上古文化 的中心。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言行,都是有根据的,足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 记载了孔子这些事情,归纳起来,下面就另起一段: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好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他喜欢龙。在宫廷里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 结果感动了真龙来现身,却因此把他吓死了。所以当时子张就曾经说过,他不是爱 的真龙,而是爱的像龙一样的东西。而后人把这个故事,当作浮华不实的比喻。叶 公有一天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答复他。子路的不答复,非常 高明,因为站在子路的立场,他实在不便说什么。同时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真的教 人不知从何说起,就是说了,叶公也未必能了解孔子。但是,叶公走了以后,子贡 就进去报告老师,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 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 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 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 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889]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76]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4]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59]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