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2109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说到历史上一个人, 大家都知道的朱舜水,明亡以后,他流亡到日本去,本想向日本求救兵企图复国的。 船航行太平洋中,遇到大台风,全船的人都喊救命,朱舜水端坐船中不动。据说当 时船上的人都看到海上有两盏红灯,对着船来。古代的迷信,说这是海神来接的讯 号,全船的人都将会死亡,所有的船员都跪下了。朱舜水就问:“真有这回事吗? 有没有其他挽救的办法?”船员说除非是有道的人跪下来求,或者还有希望。朱舜 水说,他们拿纸笔来,我烧一张符下去,大概就可以退掉。朱舜水是道地的儒家, 哪里会画符搞道家的东西,这不奇怪吗?结果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敬”字。烧了以 后,台风停了,船也稳了,风气浪静就到了日本。你说朱舜水这一套有本事吧!简 直比诸葛亮更厉害,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岂不应该带兵打仗,将明朝复国了? 这件事绝对有,但若深入研究,那就成为另外一门学问了。现在的科学叫做精神学, 又叫灵魂学。精神与灵魂的解析,人的精神力量与宇宙是否相通,这是另一个问题。 第三,中国民间的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一般人都是这样,像 许多人交朋友,平时不去探访,有患难,或要借钱的时候才去,所以孔子对子路说, 算了吧!老弟,如果这样,我天天都在祷告中。换言之,鬼神的事,和生命的道理, 都不是这样简单的。 要愁哪得工夫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 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 于奢侈。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 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 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他说“与其不孙也,宁固。”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保守一 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 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 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就像现在夏天,气候炎热,当年在重庆 的时候,大家用蒲扇,一个客厅中,许多人在一起,用横布做一个大风扇,有一个 人在一边拉,搧起风来,大家坐在下面还说很舒服。现在的人说没有冷气就活不了。 我说放心,一定死不了。所以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到落后地方要受不了,这就 是“从奢入俭难”。 曾国藩用人注重乡气。历史上许多人,像吕蒙正,当了宰相,生活仍然很清苦。 如最近电视上轰动的包青天,他一生的生活,也是清俭到极点,他本身没有缺点被 人攻击。那么多年,身为大臣,龙图阁直学士兼开封府尹,等于中央秘书长,兼台 北市长。做了这么大的官,可是一生清俭。民间传说,更把他当做了神,讲儒家文 化,包公成了一个标竿。如宋朝的赵清献,当时人称他铁面御史,对谁都不卖帐, 做官清正,政简刑清,监牢里无犯人,也和包公一样。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是俭, 乃至许多大臣,有的临到死了,连棺材都买不起。不但一生没有贪污一文钱,连自 己薪水积蓄都没有,后代子孙都无力为他买棺材,要由老朋友来凑钱,这就是俭的 风范。 光风霁月 接下来是: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 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 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 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 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 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 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 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 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 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 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 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跟着就说孔子个人的君子风范: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891]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83]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4]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63]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