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知道了父亲的
意思以后,于是自己逃掉了,不愿当帝王。所以后来大王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
给周文王。一代一代都是道德的政治。后来周文王受冤枉坐牢,他并没有起来革命。
到了武王的时候,才和姜太公起来革命,推翻殷商。这样几代下来,数百年间,周
朝的德政已深入人心。我们古代就讲立德立功,后来佛教引用,称为功德,是功与
德联合起来用。一个道德行为,使全国的人都受到恩惠——政治上的恩惠、公的恩
惠、私的恩惠、加上对社会的功劳,合起来为功德。周朝就做到了这一步。
但是泰伯归隐了,逃到南方,就是后来的江苏。在古代,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
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所以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落籍
了,就是在南方的吴国。春秋战国时吴国,就是他的后代。最初是武王统一天下以
后,才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
侯都不当。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
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我们有时说“连皇帝都不想当!”那是吹牛,没
有机会而已。给你当也当不好,除非在电影上、电视上,演戏当当还可以,真给你
上去,不把你吓昏了,就被你弄坏了,那不行的。泰伯是真的有帝王可做而不为,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孔子思想中最推崇这种人,并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把
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穷死饿死,那是另外的问题,并不在乎。所以孔子最尊重
的人是泰伯、伯夷、叔齐等人。这一篇开头就讲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是引用孔子平常讲的话,当作这一篇的第一节。孔子说,如果讲人生的道德
——公德,政治的道德;私德,个人的道德——像泰伯这个人,随便公私两方面的
道德、修养都到了最高点。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逃掉。后世的老百姓,不晓
得历史上这件事。这事后来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而他自己帝王
都不要作,当然更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所以孔子特别尊重他。
这也就是中国后来所讲的道家思想(我们前面曾提过,在当时是儒道不分的)。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
“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
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
以不要。孔子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也是
前面提到过的,人有所求则不刚。曾子也说:“求于人者畏于人。”对人有所要求,
就会怕人。如向人借钱,总是畏畏缩缩的。求是很痛苦的。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所以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养成“弃天下如敝屣”,然后可以担当天下大任了。
因为担当这个职务的时候,并不以个人当帝王将相为荣耀,硬是视为一个重任到了
身上来,不能不尽心力。但隋炀帝另有一种狂妄的说法,他说:“我本无心求富贵,
谁知富贵迫人来。”能说这种狂妄的话,自有他的气魄。这是反派的。到他自己晓
得快要失败了,被困江都的时刻,对着镜子,拍拍自己的后脑:“好头颅,谁能砍
之?”后来果然被老百姓杀掉了。这是反面的,不是道德的思想。但是我们引用他
的话,当“谁知富贵迫人来”的时候,能不被富贵所迷惑的就是泰伯。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
下面是孔子说明人生修养的境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这一节我们要深入研究,意义包括很多。大而言之,就是政治领导哲学;小而
言之,是个人的人生修养道理。恭就是恭敬。有的人天生就是态度拘谨,对人对事
很恭敬;有的人生来就昂头翘首,蛮不服气的样子。有的长官对这种人的印象很坏,
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态度,是他的秉赋,他内心并不一定这样。所以我们判断一个
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左右,尽量要客观。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
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
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外型礼貌固然重要,如
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碰到人一味的礼貌,则很辛苦、很不安详。“慎而无礼则葸”,
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小心。小心固然好,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
都不敢动手了。我们土话说“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确有这种人。“勇而无礼则
乱”,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了,这就是勇。如果内在
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