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1680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北使还京作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像他“偶作”中的最后两句,就是说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为光明 磊落,那么“狼虎丛中也立身”,就是在一群野兽当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 野兽吃掉。我看到这里,觉得冯道这个人,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尽管许多人如欧 阳修等,批评他谁当皇帝来找他,他都出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人有他 的了不起处。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 可磨灭的功绩。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 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儿皇帝, 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他 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皇帝们视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 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 所以后来我同少数几个朋友,谈到历史哲学的时候,我说这个人的立身修养,值得 注意。从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态度,作人的态度,并不算坏。几十年后文化之所 以保存,在我认为他有相当的功劳。不过在历史上,他受到没有气节的千古骂名。 所以讲这一件事,可见人有许多隐情,盖棺不能论定。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今 天我们是关起门来讨论学问,可绝不能学冯道。老实说,后世的人要学冯道也学不 到,因为没有他的学养,也没有他的气节。且看他能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可见他 几乎没有发过脾气。有些笨人,一生也没有脾气,但那不是修养,是他不敢发脾气。 冯道能够在如此大风大浪中站得住,实在是值得研究的。 这是讲历史上比较大的事。我们看社会上许多小人物,一旦死了,他这一生到 底是好人,或者是坏人,我们到殡仪馆中去仔细推详看,也很难断定。 所以曾子特别提出来,一辈子作人都“战战兢兢”。“战战”是发抖的样子, “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 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刚结薄 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 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实在是伟大功夫。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 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对人内心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了。 这三句话是曾子病到手脚都不能动了,然后告诉学生,人生是如此之困难,尤 其是利害关头,能不能为忠臣,能不能为孝子,就在这么一念。如果怕自己吃亏, 就掉下去了。“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手脚都失去知觉 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这就证明, 学问并不在文章写得好或知识渊博,而在作人处世的修养,孔门是最注意这一点的。 这里前后三节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大 夫孟敬子来问他。问什么问题,书上没有说明。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这个话怎么讲呢?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 很悲哀,(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不但是鸟,所有的动物,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 很凄凉。)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要注意,不是完全。像以 前有些土匪,被拉去枪毙,临死的时候,还要讲狠话,“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并不是好话。)一个普通人,在快要死的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比较冷静,吩 咐的话也多半是善言。为什么曾子要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呢?这就可见曾子的教育 态度。换言之就是他说,我快要死了,你平常不大听话,我现在最后的话是很诚恳 的、很严肃的对你说,希望你要注意。所以曾子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以加重语气。 于是曾子告诉他“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 就是说人之学道——作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曾子在这里所讲的三个重点,我 们的确要注意。 第一点“动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
下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11890]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07]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4]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61]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