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远暴慢矣。”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
改变自己,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前面说过的“色难”就是这个道理。暴是粗暴,慢
是傲慢看不起人,人的这两种毛病,差不多是天生的。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
的心理,讲好听一点就是自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会觉得什么都
是自己对。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
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
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颜色”则是对人的态度。例
如同样答复别人一句话,态度上要诚恳,至少面带笑容,不要摆出一副冷面孔。
“正颜色,斯近信矣。”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社会上几乎都是讨债的面
孔。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内心修养得好,慢慢改变过来。
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谈吐,善于言谈。“夫
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
了。
这是记载孟敬子问曾子,他问的什么问题不知道,可是曾子答复的话我们看到
了。再从下文连起来看,可知孟敬子所问的,并不是前面曾子所讲的这三个问题。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猜想得到,孟敬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一定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
事,还有什么秘诀?而曾子不管那些,把问题撇开了,只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因
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
在这句话里代表了“执政”之事。古代政治上的朝圭、朝服都有不同的标记,尤其
如执法施政的文物,对此更注重。像以前宪兵的臂章图案,有人以为是狮子,其实
不是狮子,是狴,古代执法的标志。相传古代有这种野兽,非常灵敏,能辨别好人
坏人,遇见坏人一定用角去刺,对好人不刺。这些都是古代的标志。曾子在这里是
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作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
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后来汉文帝问丞相陈平
天下钱谷出入方面的某些问题,陈平对以“有主者”;以及汉宣帝时的“丙吉问牛”
都是同一道理。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
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
论从政或者做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有关
技术问题可以去问那些专家。
学问深时意气平
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
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
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
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的名言“集思广益”,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
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非常有利益。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
但是有才具的人,往往不肯向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儒家
标榜虞舜“好察迩言”,所以能为圣人。虽然浅近的话,但往往能给我们深远的启
发。“以多问于寡”的多指知识渊博。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知识非常渊博。
“问于寡”,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这是一种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说从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么都懂;而“寡”可以说是专家,
他专门研究一点,而这一点并不是学问渊博的人所能够知道的。渊博的人知其大概,
不能深入;专家则对某一点有深入研究。所以渊博的人,一定要向专家请教。“有
若无”他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实
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
不起他——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
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我们都没有做
到。曾子说,我的朋友颜回,对这五点都做到了。孔子所赞叹的颜回,他学问的火
候优点,在此可见一斑了。
临大节而不可夺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
子人与?君子人也。
人的学问修养做到在朋友之间,“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妻寄子的,非常非常
难,简直没有。历史上讲义气的人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