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而无礼则绞”,有些人个性直率、
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当长官的或当长辈的,有时候遇到这种人,实在
难受,常叫你下不了台。老实说这种阳性人,心地非常好,很坦诚。但是学问上要
经过磨练、修养,否则就绞,绞得太过分了就断,误了事情。这四点:恭、慎、勇、
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得中和
就成为偏激了,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并不一定对。太恭敬了,变成劳。我们中国
人说:“礼多必诈”,像王莽就很多礼。太谨慎了变成窝囊。太勇敢了,容易决断,
成为冲动,有时误了事情。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项羽的个性就
是太勇太直这两个反面的缺点。清代诗人王昙说他“误读兵书负项梁”,很有道理。
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懂得了这四点,就是每一个人反省自
己个性的标准。
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我们中国人讲孝道,如果对于自
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都没有感情,亲情不笃,而要他爱天下,爱国家、爱
社会,那是空洞的口号,是不可能的。说他真的有爱心,他连父母、兄弟、姊妹、
朋友都没有爱过,怎会爱天下、国家、社会?或者说私事不爱而爱公众,事实上没
有这回事。爱天下国家,就是爱父母兄弟的发挥。所以说笃于亲者,不怕人自私爱
自己的父母兄弟。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
仁。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人人都会相爱。
下面“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有两个意义。过去的解释是老朋友、老前
辈。像古人说的“念旧”,老朋友的交情,始终惦念他,即所谓“滴水之恩,涌泉
相报。”如韩信一饭难忘的故事,他倒楣的时候,饿得不得了,在溪边吃了一个洗
衣服老太婆的饭,匆匆忙忙,没有问清姓名就走了。后来他封了王,想找这个老太
婆报答,找不到,只好将千金放在水里。古人就有这个精神。汉光武当了皇帝以后,
找老同学严光来叙旧;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要找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老朋友田
兴出来,找不到就下令全国找这个人。田兴却硬不肯出来做官,只是到处在做好事。
后来有人报告,一个县里,有五只老虎出来吃人,厉害得很,而有一个人把那五只
老虎都打死了。朱元璋接到这封公文,知道一定是他的老朋友田兴做的好事。于是
找来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文学修养非常高的,以现在来说,都是研究院中的博士。
朱元璋要他们赶快写信去把田兴找来。于是翰林先生们之乎者也矣焉哉、孔子曰、
孟子曰的,咬文嚼字。朱元璋看了半天,皱皱眉、摇摇头,还是自己动手写。他写
的是白话,内容大要说: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为我做了皇帝就
不要老朋友。你不来,就没有种。我们两兄弟还是好兄弟,我今天不是以皇帝身份
找你来。我们两兄弟见面,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有种的你过河来吧!和
当年两个人放牛时,打架对骂的口吻一样。田兴看了这封信来了,来了但还是不做
官,玩了一阵子走了。这就是说历史上的念旧。可是今天的社会,这种事就很少了。
有的人环境好了,看到老朋友,要问贵姓了。古人说富贵不可骄人,只有贫贱可以
骄人。穷人气大,我反正穷,不看你就不看你。这是故旧的第一个观念。
故旧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传统,故旧不遗就是传统观念不要放弃。如果你要推
翻传统,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传统而来的。没有父母这个
传统,就传不下来你这个统,万事总有个来根。所以孔子说“故旧不遗”,一个伟
大的人物,一定有真感情,可以做英雄,可以做烈士,有真感情才肯牺牲,才付得
出来,有这种血气,“则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
孔子这一段为什么放在《泰伯》下面?就是讲政治哲学的风气问题,儒家主张
的道德政治,个人修养首先在道德的精神。道德的精神要坚定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
才能够发挥出来。
上面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第二篇《为政》的发挥。接下去看这书上的文字,
可见是孔子的门人所记载的。前面曾提过,在中国古代的习惯,直接的学生称弟子,
再隔一代以后的学生称门人。到后来才慢慢混合称用,凡是学生辈,都称弟子,也
可以称为门人。
无愧平生事大难
这篇下面差不多都是门人的记载。下一节是讲曾子。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这一节最后的“小子”,现在是骂人的——你这个小子——过去的意思就是“年
轻人”。等于现在说的,“你们这些年轻人”,这是他对学生的称呼。
这一节话,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