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1908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第九篇《子罕》,可以说是第五篇《公冶长》、第六篇《雍也》两篇内容的引
伸。多半是讲孔子的思想,与学问教育的观点,以及一般历史思想观念的阐扬。第
一句话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由这一篇的记载,就知道孔子平常很少讲“利”。
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钱财而言,而在这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利
害关系”的意思,我们听了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大服气,因为我们平常也似乎不大谈
利害的关系。其实不然,仔细研究起来,尤其研究历史,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随时
随地,打利害关系的主意。尤其春秋战国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外交,
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荀子、韩非子,尤其韩非子有
一篇《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在春秋战国时候还没有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
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同
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
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荣获功名地位。所以这句话中“利”
字的涵义,我们先要了解。对人“说之以利害”,几乎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
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由这一篇书看,孔子讲不讲利害?
“罕言利”,并不是绝对不讲,而是很少讲。如果我们想象到一个圣人,绝对不讲
利害关系,那也是过分地“高推圣境”,是绝不可能的事。

    其次,孔子讲不讲命?后世以算命看相的“命”为命,但是这里的命是广义的,
包涵生命来源的意义而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说生命的来源,尤其说生命是
神所创造的,几乎每个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但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科学,一直到
现在,究竟生命的来源怎样?还没有搞清楚。从这一点,可见人类文化,不论东方、
西方,都还幼稚可笑,对人类本身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宗教家解决不了而演变成
哲学,哲学家解决不了而发展成科学,科学家分门别类去追究,向太空、向物理、
向医学追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中国人不大追究生命来源这个问题,
尤其孔子思想,在下论中就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问,所以对于“命”,
孔子很少讲。因此,学校里念哲学的人、教哲学的人,并非真通哲学,只能说是替
哲学家传播哲学知识。真正哲学家,都不是学哲学出身的。曾有一个在日本学医的
学生说,学了医以后,感到痛苦,反而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发生许多怀疑,所以
需要学哲学,否则脑子要崩溃。他这个意见很对,但丛书本上学哲学很糟糕,结果
只成为一个哲学书呆子,而不是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大多不是学哲学出身的,像
现在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一个医生搞出来的。很多人懂得哲学而不是哲学家,譬
如乡下没有读过书的人,往往就是大哲学家。去问一位乡下老太太,这样大热天为
什么还工作得那样辛苦?她说:“命不好啊!”这是大哲学家,她辛苦了还是心安
理得,没有烦恼痛苦。真有哲学知识的人,没有她痛快。所以有许多学哲学的,最
后学疯了,究竟人生为了什么?越搞越不清楚,后来觉得人生没有道理,为了解决
自己,弄到只好自杀,这就是不懂命。孔子在教育方面,知道哲学上生命来源的道
理,很难讲得清楚,所以很少讲。

    第三,孔子很少说“仁”,这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讲中国文化,动辄讲孔子,
而且动辄讲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现在我们根据《论语》,至少它的内容是孔子学
生们直接的记载,这不能不承认的。而这里说孔子很少说“仁”是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下一篇文章:精神生活的哲学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94]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24]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7]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7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