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滋神沐灵苑 >> 文章 >> 出路的探索 >> 思辩 >> 正文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论语别裁(上论) 子罕第九
[ 作者:南怀瑾 | 转贴自:不详 | 点击数:11897 | 更新时间:2003-09-20 | 文章录入:华灵子 ]
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 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 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 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 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 成见。“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 这里发挥起来,便要与别家的思想作一比较。如一般人认为高深莫测,甚至有 恐惧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刚经》。(所谓“经”,也便是“四书五经”的“经” 的意思。)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 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 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 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 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 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 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次某大学社团举办的哲学讨论会中,讲过一个“我与无 我”的专题。我们常在哲学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无我的境界。可能吗?先就事实 来说,不可能。譬如有人说: “我告诉你,我绝对客观。”这句话对不对?不对。这已经非常主观,因为“我 很客观了。”这就是“我”的主观。哪里是客观?等于说“中”,天下有没有一个 “中”?因为“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其实对比出的这个 “中”,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 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是东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 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所以说绝对“无我”,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 无我,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 乐。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 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假 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问, 什么叫“菩萨”?我说这是印度梵文的名称“菩提萨埵”,音译成中文,简称“菩 萨”,所含的意义就是“觉悟有情”。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世界, 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 佛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名称不同,发音不同而已。他 们又问学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萨?我说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过菩萨。 不过我朋友曾经看到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菩萨。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驶往 澎湖的船,途中遇难了。船上有一个认识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这船到澎湖 去。在海难来时,有船员看见他有病,丢了一个救生圈给他,要他先离船逃生。他 接到救生圈后,仍然很从容,并没有立即套上。后来看见一个妇人抱了一个孩子逃 上甲板,他就把那个救生圈转送给了这对母子。他说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 样的。原来丢救生圈的船员,忙了一阵子回来,见他还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没有 了,问他怎么还不逃命?救生圈哪里去了?他只笑笑,(这种状况下,他还能安详 地微笑,可见是什么样的胸襟了。)也不讲话。这位船员东找西找,又找了一个救 生圈给他,他又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逃生。结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从容。这是 “无我”。他这样做不是被强迫的,完全是自动的,这就叫做“无我”、爱人。我 们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悲惨,但在他的心境却很安然。他不是自杀,他觉得别人更 值得同情、怜悯。但在事实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没有办法真无我。每个人同样 画画,画出来各有不同。你写文章如在文章里“无我”,就没有你的意境了,就不 要写了。同样一件事情做起来就有“我”的精神。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 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的这四点,大概用佛家的这观念来相互衬托 一下。实际上这四点是全部孔门学问的中坚,所以孔子教我们学问修养,就要效法 他做到这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接下来以一个事实,来讲孔子为什么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 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当时有一个坏人 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 了一大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
下一篇文章:精神生活的哲学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754]
· 联合国官员吁为拯救地球 少…[736]
· 视频:遏止全球暖化的「三…[768]
· 视频: 全球气温上升6度之后…[722]
· NASA SOS[743]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887]
· 感染当下大家庭的温暖、光…[1075]
· 度己度人度生灵度亡灵,给…[1089]
· 舍气度之局限,得志量之恢…[1431]
· 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1498]
 
·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之…[934]
· 论语别裁(上论) 泰伯第八[11685]
· 论语别裁(上论) 述而第七[12111]
· 论语别裁(上论) 雍也第六[3385]
· 论语别裁(上论) 公冶长第五…[1056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